创刊词

--科技助推农业新发展

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承着“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健康食品,促进世界繁荣"的公司使命,寻求如何运用科学技术引导中国传统设施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承载着中国农业人的绿色梦想在现代设施农业领域快速前行,力争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成长为行业标杆企业。

公司创立之初便开始投入育种研发,历经十年的成长,绿港的科研实力得到长足发展,科研团队日益壮大。目前绿港研究院拥有蔬菜育种研究所、肥料和栽培技术研究所、农业设施设备自动化研究所和信息化研究所四个研究所,所涉板块已全程覆盖现代设施农业全产业链。雄厚的科研力量为公司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规划建设、运营、果蔬销售提供坚实后盾。

十年时间,沉淀了绿港人无数的辛酸和汗水,正因为有每位同事的辛苦付出,才有了绿港的今天。眼下取得的成绩固然值得高兴和骄傲,但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然很多。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落后就要淘汰!目前,中国农业正处在快速发展转型的风口浪尖,我们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牢牢抓住当下契机,全力以赴,全面推进公司高效发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十年风雨再出发!

随着公司团队的不断扩大,我们的信息沟通、思想统一、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为了使全体员工和广大同仁及时了解绿港的科研发展和最新成果,绿港研究院特别创立了企业内刊《绿港科技之窗》,在此表示感谢和祝贺。希望《绿港科技之窗》发挥出传达农业领域最新技术动态、展现公司最新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充分体现绿港科研实力的作用,研发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好产品,助力公司蓬勃发展。

祝愿《绿港科技之窗》以其务实的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姿态,不断创新,勇于开拓,赢得我们每一位绿港人的喜爱,为绿港的发展,为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产业发展 INDUSTRY DEVELOPMENT

中国蔬菜产业展望

--引自《蔬菜卫士》

4月20日,在由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以下简称 《报告》),《报告》 发布了2020年我国重要农产品供需形势预测,并释放了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权威信息。

从事农业(蔬菜)生产的我们,最为关心的蔬菜市场都有哪些变化?一起来看看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副研究员怎么说。

2019年蔬菜市场回顾

1 蔬菜生产供给总体充裕

(1)播种面积: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估计为3.12亿亩,单产水平偏高,蔬菜生产进一步向华南、西南热区和长江流域的冬春蔬菜、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北部高纬度的夏秋蔬菜、黄淮海和黄渤海的设施蔬菜的优势产区集中。

(2)生产量:蔬菜全年生产量为7.19亿吨,折合商品产量5.50亿吨,同上年相比_上涨2.2%,蔬菜自损率约23.5%

2 蔬菜消费需求稳中略涨

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消费量保持小幅增长。

3 贸易顺差小幅增加

(1)蔬菜贸易进出口量额均有增加。

(2) 贸易顺差小幅增加:贸易顺差145.39亿美元, 上涨0.9%;优势品种出口有所恢复,进口增速回落趋稳。

(3)优势品种出口有所恢复,出口详情如下:


4)进口增速回落趋稳,进口详情如下:

4 蔬菜价格总体偏高

201 9年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价格是4.23元每千克,与上年相比增长7.9%,涨幅扩大了2.8个百分点,较近五年的平均水平要高9.9%,那么价格水平整体是处在一一个高位的状态。

从年内变化看,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二季度的蔬菜价格偏高,第三季度蔬菜价格小幅_上涨,提前了1个月,进入了一个下行的一个通道,第.四季度蔬菜价格保持季节性.上涨的局面,而且处于近五年高的一个水平。

2020年蔬菜供需分析

1 生产方面

因新冠肺炎的爆发,短期产地蔬菜外运受阻,销地蔬菜供给不足,影响了第一季度整体的生产情况。

(2)疫情缓解后,跨区域流通恢复,各产区加大了扶植力度,蔬菜的生产恢复的比较快。根据农业部1000个蔬菜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反馈,一月份蔬菜的供给量是同比增长了2.7%。二月份增长了1.7%,三月份继续生产恢复,产量也在逐步的增加,整体来看2020年,预计蔬菜产量将达7.27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1%

2 消费方面

(1)由于在外餐饮消费、团体消费阶段性不振,整体消费增速趋缓。

(2)疫情缓解之后,预计消费会呈一个恢复性的增长,消费量达到5.35亿吨,同比去年上涨0.4%,其中鲜食消费是2.28亿吨,加工消费是1.24亿吨。

3 贸易方面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经贸局面更加复杂,蔬菜贸易整体偏弱,疫情缓解后,预计蔬菜进出口会出现恢复性增长,贸易顺差格局将保持4

4 价格方面

第一季度菜价水平明显是高于往年,但是从315号以后,快速回落,保持季节性波动的特征,预计夏秋菜价将恢复性下行,较往年季节性下行的幅度或偏大,个别品种波动性较大。

三 未来10年蔬菜产业展望

总体趋势:以下是2020年到2029年的蔬菜供需平衡表,基期:2017-2019;展望期:2020- 2029年,2020年、 2025年 、2029年的预算数据大家可以重点关注。


1 蔬菜总产量稳重有增,增速缓慢

长期来看我国的蔬菜产业将稳健均衡发展,品种结构更加优化,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生产稳中略增,由于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的持续增加,蔬菜单产能力在短期内也难以快速提高,蔬菜产量的增速是逐渐趋缓的,到2025年,预计蔬菜产量将达到7.69亿吨,2029年, 预计达到7.96亿吨,年均增长率为1.2%。生产目标也发生转变,由过去的注重产品产量,向产品质量和生态保护来转变。

2 消费小幅增长,向质量型转变

未来十年,受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加工技术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蔬菜消费的总量将保持稳中有增的一个态势。预计是未来十年的年均增长率是1.6%

3 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

(1) 贸易情况:随着我国蔬菜需求结构性的转型,蔬菜加工业逐步发展到一个活跃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进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4%3.2%

(2) 出口方面:出口品种更加多样,大蒜的出口数量,品质和价格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保持。

(3)进口方面:蔬菜进口规模和金额都比较小,对国内的供需形式影响有限,随着国内蔬菜种子和种苗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种将逐步替代进口品种,预计蔬菜种子的进口将会有所减少,最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也形成了自贸区开放的一个新格局,为蔬菜进口也带来了新的活力。

4 蔬菜价格波动上涨

蔬菜价格波动上涨,未来年均增幅小于过去的十年,仍保持季节性和周期性的一个波动特征。

(1) 年际变化来看:蔬菜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的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是支撑菜价上行的一一个主要因素。居民消费需求提档升级,对高品质蔬菜、反季蔬菜、特色蔬菜以及加工蔬菜等价格水平比较高的明特优鲜蔬菜的需求也是逐步增加,菜价整体维持小幅波动持续上涨之势。

(2)年内变化来看:蔬菜价格依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V”型波动,随着这个绿色通道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南菜北运,北菜南运和西菜东调成为蔬菜市场供应的常态,春提早和秋延后,以及越冬设施蔬菜的供给增加,将有助于年均衡供给,季节性价格波动的幅度将有所收窄。随着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大中城市低温配送中心的建设,部分设施蔬菜的品种可能会突破生产的季节性和产地转换的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横蔬菜季节性波动的作用。

受分析模型限制,以上分析数据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1 异常天气因素

因为蔬菜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品种转换的插口比较多,生产技术的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干旱,洪涝,雨雪,台风等异常天气都可能直接导致蔬菜产量受损或者是茬口衔接不畅,从而减少有效供给,影响市场流通和整个市场形势。

2 病虫害因素

蔬菜的病虫害不仅会影响产量的形成,也直接影响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展望结果产生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那么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蔬菜的主产区相对集中,尤其是这种南方产区、设施蔬菜的产区,高温高湿的条件会对病.虫害的传播起到明显的扩散影响和推动作用,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容易集中爆发,影响整个市场形式的预测。

3 国际因素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形式都比较严重,国际油价的波动剧烈,对世界经贸格局变数的影响会比较深远,都会影响蔬菜的贸易结构和贸易规模,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分析和研判好。

以上内容,通过对2019年蔬菜市场回顾,进- -步分析预测了2020年蔬菜市场供需等热点问题,同时对未来10年中国蔬菜产业发展做了展望预测,让大家对中国蔬菜产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更权威的技术指导。

声明:本文引自《蔬菜卫士》,仅用本单位内部分享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及转载。


疫情影响犹在,种业该如何长期应对?

---引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从武汉封城解禁"、全国各地有序复产复工,这是全国人民两个多月辛苦付出的回报;然而,随着国际疫情的不断蔓延,中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疫情影响,种业企业该如何做?他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疫情带来的影响,爆发式、疾风暴雨式、大规模的、属阶段性、暂时性的将会过去,与长期性、复杂性的交织在一起,不可掉以轻心。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全国农技中心原副主任邓光联研究员给出建议和思考,我们要面对现实,面对种业形势,创新思维,制定策略,摆脱困境,走出新路,再创种业辉煌。

一疫情仍在多方面影响种业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种业的影响是直接的。邓光联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种子销售。

疫情的带来正值种子销售关键期,种子销售受到很大影响,销售量难以预测,打乱了种子生产计划的安排;再加上由于道路封堵,员工居家隔离,企业的正常工作程序被打乱。

疫情导致了种企停产停工,运输停止,物流中断,而种子门店关门,一度销售受阻。

据中国种子协会和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联合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种子企业影响的问卷调查》(210-13) 结果显示,1330家种子企业中,有75%_上的企业表示运输困难,80%以上的企业表示不能正常营业,另外,正常营业的种子门店仅为3.3%,影响种子销售和收入。

疫情导致了种子销售滞后,也促使了种子价格有所降低。

据种业调度显示,到320日,种子入户率已超过35%,疫情发生较重地区入户率低于往年。西南春玉米种子销售已基本结束,黄淮海大田玉米。

种子入户率在40%左右,东北地区常规稻、春玉米种子入户率分别为60%40%,西北地区棉花种子入户率超过50%,大田玉米种子入户率在40%左右。

另外,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玉米亩用种成本为48.18/亩,同比下降4.82%;杂交水稻种子加权平均价格为61.70/公斤,同比下降12.87%;大豆种子加权平均价格为8.77/公斤,黄河流域和新疆常规棉区种子价格为28.66/公斤,马铃种薯平均售价为3.13/公斤,价格在正常范围内略有波动。

疫情对南繁工作的影响也是直接的。邓光联介绍,影响有三个方面,一是育种人员不能及时到达南繁基地,育种工作受影响;二是南繁鉴定工作不能及时展开,不能及时获得鉴定结果,带来种植风险;三是由于人工成本,物流成本.上涨,且受疫情影响,导致用工难问题。

“疫情 也对净化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邓光联认为,最为突出的一点:过去那些走村窜户、兜售散装、套牌、未审先推的违规的种子少了。

二 转战线上,种业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

面对疫情对种业的不利影响,种业人士也拿出了创新、敢于面对的勇气,也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邓光联介绍,许多种业企业将产品销售和展示转到线上渠道。如很多企业通过阿里、京东、天猫、爱种网、快手等网络平台,或自办网络平台,在线展示企业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产品,一站式农资采购及种植服.务平台,实现在线服务。

种业协会团体组织网络培训,共同进步。据了解,针对大豆备耕形势和情况,中国种子协会大豆分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微信群在线上组织开展.了为期19天共40期的公益性技术讲座产业振兴大讲堂,受益农户累计超过180万次,受到了大家广泛好评。种业相关论坛也迁移网上,网络论坛同样精彩。

3月28日,由广东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与作物协会北京办事处通过网络形式举办了“2020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线上论坛",通过专家、领导、律师报告、实例讨论等形式,吸引了6万多观众收听、收看,收到很好的效果。

农业农村部有关领导参与收看后评价到:这种方式是种植业界的首次创新,这个组织水平是历来品种权保护搞得最好的一次,成本最低的一次,相信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

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也让些企业逆势而上,国内种业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

据了解,吉林鸿翔种业有限公司到目前已销售1700万袋,预计还会销售200万袋,将比去年增加100万袋;北京联创今年玉米种子的销售进度和销量都较去年提高10%。北京大京九公司通过快手直播平台,组建客户微信群等开展了线上系列青贮玉米知识系统宣讲,拓宽了宣传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潜在客户对大京九品牌的知名度,2月份该公司较去年同期业绩增长10%3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0%

这是国内种业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 应对挑战、树立信心、做好种业

疫情的到来是对种子行业发展的一个挑战,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同时存在,克服了"就是”!

邓光联建议企业,既要树立信心,又要创新发展、建立应对风险的机制、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定可以渡过难关。

“种子行业是'不倒翁,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产品,决定了种业发展的原动力。邓光联认为,种植业的第一要素是种子,农以种为先”;每年的种植面积是基本不变的,需求的用种量是刚性需求,这便是种业行业的信心所在。

3月份,全国春播工作进展顺利。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330日,全国早稻育秧完成76.7%、栽插完成27 .4%,同比分别快1.72.0.百分点,中稻育秧完成16.2%,进度同比相当。

据了解,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人口的逐渐增加,耕地有限(基本农田18亿亩),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畜产品的增量不可逆转。除口粮基本保障外,每年进口大豆5000- 8000万吨;2019-2020年度,进口大豆8700万吨;上一个10年,每年进口玉米、高粱、木薯等饲料及替代品为1187-4320万吨。

另外,国外农产品的市场贸易趋紧,内需供应的要求加大。邓光联介绍,今年初,非洲爆发大面积蝗虫灾害,无疑粮食等农产品减产成定局;疫情出现后,许多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做出限制;最近,世界粮农组织告诫各国加大粮食等食品生产,以防粮食及食品短缺等等多方面均是原因所在

不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91231日, 我国玉米临储库存是5377万吨,小麦7113万吨,稻谷15500万吨,即总库存是2.8亿吨。2019-2020年,我国临储稻谷和小麦分别收购2208万吨和2227万吨(预计),即本季收购结束后我国临储库存总量达到32425万吨。

我国粮食产量丰,库存足,尤其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本季我国小麦和水稻不生产,库存也够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需求。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险垫的厚度和宽度。保持信心,做好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也是每个种业人的担当与责任,要有这个信心。

面对疫情,邓光联建议企业既要做好当前应对,又要做好长远发展计划。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大好,企业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因地施策,因企施策,做到两不误。

另外,企业要抓紧布局,补上前期推迟的工作。华南地区中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季稻、东华北地区的春玉米、大豆、棉花;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夏大豆、将陆续进入播种用种高峰。繁、制种启动。量力而行、去库存、合理安排两杂制种面积。

从长远来看,邓光联建议企业从长计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1 品种创新是根本

获得优良品种的生产、经营权,是企业的生命线;追求有突破性品种,根据作物的不同,制定多抗、优质、高产、适合机械化等相应育种目标。疫情后,人们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对品质要求提高。

2 品牌创立是关键

品牌创立靠长远的规划、长久的打造、长期的考验;

品牌创立靠产品品质、服务质量、信誉程度;

品牌创立靠依法经营;

品牌创立靠经营主的人格魅力;

品牌创立靠企业文化支撑;

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可以在一 -定程度 上抵御财务风险和社会风险。

3 营销方式是策略

营销不只是卖产品、同时开展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引导消费;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优势、现代物流;

通过平台或自建平台销售产品;

通过网络,举办、展示、信息发布,更直接的满足用户,产生互动,节约成本;

网络服务与传统的营销点有机结合;

现代物流也是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更有力的措施。

4 采用新技术是捷径

除了上面提到的育种、营销新模式,还有直接和间接为种业的新技术,如智能化、物联网、无人机、机器人等。

国内的市场是有限的,要面向国外市场;

一带一路国家,东南亚水稻种子市场、中东玉米、棉花种子市场;

了解国外国情、种情、人情;

培养适应国际生产经营的人才;

利用我之长,补其他之短;

出得去、留得下、站得稳。

在我国,百分之九十几是中小种子企业;

在我国的中小种子企业有发展的基础和存在的基石;

专业性公司要做专、专门做- -件事,获得话语权;

专业性公司要做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竞争力。

疫情带来的影响,爆发式、疾风暴雨式、大规模的、属阶段性、暂时性的将会过去,与长期性、复杂性的交织在-起,不可掉以轻心。

但没有过不去的风雨,只要我们保持信心,积极应对,风雨之后的彩虹会更加绚丽。

声明:本文引自《农财网种业宝典》,仅用本单位内部分享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