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位于新疆岳普湖县耐盐碱海水稻实验基地的海水稻正式开镰收割。此前,经测产验收专家的田间测产,亩产达到了548.53公斤。与此同时,海水稻的规模也从最开始的80亩到现在的300,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善。


岳普湖县土壤盐碱程度高,干旱少雨,全县90%的耕地受到盐碱化的侵害。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这里土壤盐碱化严重,被视为"农业的荒漠”。



据央视报道, 2018,袁隆平院士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选择了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阿热盖买村作为作为全国首批盐碱地稻作改良试验基地之一, 进行海水稻种植试验。

可能有些网友会对海水稻产生误解,以为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海里的水稻。其实并不是啊!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可以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这种水稻和常见的水稻有着同样的育种流程,盐碱水经过技术手段去盐处理后,综合多种方式灌溉,就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海水稻就可以很好地生长。

有人会问,为什么袁老他们要花费大量的研发成本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这背后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一则,有利于提高粮食总产、保证口粮安全。

 如果中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这样一来,即便是遇到洪涝、地震、突发性疾病,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

二则,有利于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盐碱地大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在这里发展水稻种植技术,有助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三则,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自身也具备降低盐分的生物作用。海水稻在新疆一年长一茬,收割海水稻后土地盐碱情况会得到改善,可继续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

袁隆平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说到,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少,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我们有十几亿亩的盐碱地,其中能够种水稻的将近2亿亩。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了,至少增加1亿亩耕地,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多养活一亿人口。


在新疆海水稻丰收的同时,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耐盐碱水稻亩产再破千斤,平均亩产稻谷533.85公斤。袁隆平身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会场,通过5G视频连线的方式见证了测产过程。

“兴安盟地区取得的成功,将为黑龙江、吉林、新疆等省区的盐碱地水稻种植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我认为,在中国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的目标,前景很美好!”